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利盈娱乐 > 最新动态 > 1972年秘书报告李德生, 周总理来电, 李: 不接, 就说我不在

1972年秘书报告李德生, 周总理来电, 李: 不接, 就说我不在

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5:44    点击次数:85


20世纪70年代,开国少将李德生经历了他人生的巨大起伏。

一夜之间,由安徽的革委会主任,十二军的军长,身跃中共中央的政治局常委、副主席。

他的这次升迁,是受到了毛主席、周总理的赏识。

1972年,奇怪的事情发生了。

受到主席和总理赏识的李德生,在周总理来电的时候居然告诉秘书:不接,就说我不在。

这是为何?背后有怎样的隐情?

吴克华哪里去了?

在1971年,周总理在政治局的一次会议上,重复发问:“吴克华哪里去了?”

他的声音在会议室内回荡,然而无人回应。

在场的众人或窃窃私语,或相互探询,终于惊觉,吴克华已是四年无影无踪,连他的家人都茫然不知其下落。

吴克华是谁?他去哪了?

战火纷飞的年代,年仅十六岁的吴克华便挥舞起手中的枪支,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。

历经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,他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。

1948年辽沈战役,塔山阻击战中的激烈对决,成了他军事生涯的顶峰。

10月10日,当晨雾未散,塔山的战鼓便激烈敲响。

吴克华下令:“不惜一切代价,阻敌于塔山之外!”

炮火连天,硝烟弥漫,首日的交锋,残酷而又血腥,东进兵团与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间的搏杀,双方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

随着战斗进入第二日,塔山变成了一场夺命的角力场。

阵地不断改变,今在彼方,明在此处,双方伤亡数字急剧膨胀,层层叠叠的尸体几乎将那荒凉的山头填平。

到了第三日,战场的残酷程度达到了顶峰,国民党军不顾一切的冲锋,使得塔山防线上下,生灵涂炭。

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吴克华带领的四纵以极大的毅力与勇气,守住了这一方被鲜血染红的土地。

历经六日六夜的苦战,仅在塔山一带,国民党军遗留下6000多具尸体,而四纵也付出了3000多名官兵的生命代价。

这一切牺牲并非徒劳,他们的英勇保证了东北野战军对锦州的最终攻克。

战后,吴克华与他的部队被冠以“塔山英雄团”的荣誉称号,他本人也被尊称为“塔山名将”。然而在吴克华心中,那些在塔山血战中倒下的战士们,是真正的英雄。

1949年1月的北京,风雪交加,这座古老的城市即将迎来历史的巨变。

1月30日,北平的傅作义集团20万大军已全部撤离城内,向解放军指定的地区集结,留下了一座等待解放的空城。

而在这个转折的历史时刻,吴克华以军长的身份,判断形势稳定,没有意外的余地。

翌日12时,政委莫文骅率领的第一梯队一二一师,如计划中那样按时出发,从西直门、德胜门、复兴门等各个方向入城。

吴克华亲自率领军部机关及一二二师、一二三师、一五四师跟随入城。

城门轻启,解放军步入北京,整个过程井然有序,没有一丝波澜。

直到2月2日,当四十一军全部安顿妥当后,吴克华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,立即巡视部队。

四十一军的44个连队分布在北京的重要政治经济节点,如工厂、仓库、银行及名胜古迹等关键位置。

吴克华一一巡查,发现的任何问题都得到及时的纠正,确保军队的形象和效能。

正是在吴克华与莫文骅的精心指挥下,四十一军在北京展现了高度的纪律性和责任感,成功地完成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接管大仗。

他们的行为赢得了北京老百姓的广泛赞誉,被誉为“仁义之师”。

那面象征尊重和正义的大旗,由胡愈之等北京知名人士亲手赠送,至今仍珍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,见证了那段历史的光辉和荣耀。

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的时刻,吴克华正肩负重任,承接北京的防务。

不久之后,他又带领着他的四十一军,与四野的兄弟部队一同,向着大西南的疆域迈进。

在吴克华的指挥下,桂林、玉林、郁林(今之郁南)、化县(今之化州)等地相继被解放。

他的部队如破竹之势,连绵不断地推进,至潮汕、东江、西江(今浔江)、北江等大中城市,均被一一解放。

到了1950年10月,吴克华被任命为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,而在1951年5月,他的军事生涯迈向另一高峰,晋升为华南军区的参谋长,当时这一军区是由十五兵团兼广东军区更名而来。

1952年7月,他又被调任至海南军区司令员,而到了1955年,他被授予了中将军衔。

1957年9月,吴克华转战北方,担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。

1963年11月,他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。

在此之后,吴克华先后担任过铁道兵司令员、成都军区司令员、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、广州军区司令员。

吴克华的五任大军区司令员经历,在人民解放军众多将领中,确实是独一无二的。

拥有如此履历,战功赫赫的人,怎么会突然之间消失四年呢?

不接,就说我不在

这样一位显赫的中央领导干部,竟然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,岂是小事?

周总理听闻此事后,怎能不重视,他的眉头紧锁,仿佛能够看见那隐藏在暗处的阴谋。

会议刚一结束,总理便找到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,嘱咐他必须彻底查明此事。

总理的指示铿锵有力:“活要见人,死要见尸。”

这一刻,总政治部如同战时的指挥所,行动立刻展开。

李德生理解总理的急迫心情,他没有片刻耽搁,立即动身前往炮兵司令部,开始了调查。

然而,调查的过程异常艰难,原炮兵司令部的干部和职员们个个声称对吴克华的去向一无所知。

一连几日的调查,似乎所有的线索都被有意地剪断,无从下手。

终于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,一位干事在压力之下透露,吴克华可能被秘密关押在某地下室。

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挑战,如何安全快速地将吴克华救出?

李德生深知,关押吴克华的人非同小可,若是他们得到风声有可能将吴克华转移,甚至采取更极端的行动。

正当李德生为此绞尽脑汁时,一名秘书急匆匆地来报,总理打来电话询问进展。此时的李德生,心中虽然焦急,但面对这样的突然来电,他犹豫了。

毫无头绪的李德生不知道到底怎么跟总理交代。

片刻后,他告诉秘书,声称自己不在,避而不接。

深思熟虑之后,李德生决定出奇制胜,他采取了一个巧妙的策略——假装提审。

他亲自批示了一条提审吴克华的命令,并派遣总政治部保卫部的人员前去执行。

关押吴克华的那伙人看到了李德生亲笔的手令,误以为总政治部与他们立场一致,竟然没有丝毫犹豫地交出了吴克华。

这一夜,总政治部的车辆穿梭在夜色中,将吴克华安全带出了黑暗的地下室。

当吴克华在京西宾馆的一个普通会客室重见天日时,他的脸上早已不见往日的锐气,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惶恐与不信。

保卫干事将他带到了李德生和田维新面前,沉着地报告:“首长,吴克华带到。”

李德生只是挥了挥手,示意知晓,那保卫干事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。

李德生在沙发上轻轻地欠身,语气温和地邀请吴克华坐下:“吴克华同志,请坐。”

但吴克华经过长年累月的磨难,已是惊弓之鸟,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恐惧。

当听说又要“提审”,他误以为又是一场针对他的批斗。

李德生的温和,他视而不见,只是连声自诉:“我有罪,我有罪!”。

李德生见状,急忙解释:“吴克华同志,我们是奉周总理之命来找你谈话的。

”从“提审”一词的重压下释放出来,改为“谈话”,这突如其来的转变,让吴克华感到难以置信。

经历了无数次的斗争与批判,吴克华的心早已疲惫不堪。

这几年的经历,让他对任何“转变”都感到疑惑和恐惧。

然而,这次的转变却是真正的解脱,他的沉冤终于得以昭雪,那沉重的政治包袱也终于得以放下。

自1967年9月被秘密关押,至1974年底才获得平反,吴克华居然被错关了整整七年之久。

不得不说,李德生此次的及时智慧与行动,确实令人赞叹,难怪他能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深厚信任。

我也叫李德生

20世纪70年代,开国少将李德生的人生轨迹经历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巨大跳跃。

原本作为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、十二军军长的他,突然被拔擢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副主席,一跃成为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层之一。

外界普遍认为,这一飞跃必然是得到了毛主席与周总理的格外青睐与厚待。

1969年7月的某一日,李德生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,周总理的声音从另一端传来:“德生同志,中央有决定,要你调往北京工作。”

这突如其来的电话,令李德生心中一阵慌乱。

李德生颇感迟疑,他对周总理说:“总理,我一直在部队里,对政治工作的经验实在有限,我担心难以胜任高层的职务。或许,继续在安徽工作,会更为妥当。”

周总理的回答却是斩钉截铁:“这已是中央的决定。你整理一下行装,尽快北上。”

7月28日,李德生带着一腔复杂的情绪抵达北京。

下午三点,他被引至中南海怀仁堂,周总理亲自接见了他。

“德生同志,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让你加入中央的工作。你不仅要参与党的重要议事,还要涉足军事与政府的事务。现在,我想听听你的想法,你更倾向于在军委还是国务院发挥作用?”

面对这样的重大选择,李德生心中虽然波涛汹涌,但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:“总理,我在部队服役多年,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工作颇有兴趣,希望能为百姓做些实事。”

周总理略显意外地停顿了一下,继而说道:“中央已经决定,你除了政治局的活动外,还要参与国务院业务组和军委办事组的工作。同时,你还要兼顾安徽省的相关职务。”

面对这一系列繁重的职责,李德生心中有些许不安,他向周总理提出:“我从安徽来时匆忙,许多事务未能妥善交接。是否可以短暂回省理顺一下事务?”

周总理考虑片刻,最终宽宏大量地批准了他一个月的假期,“回去安排妥当后,尽快返回北京。”

从安徽急匆匆地整理完毕工作,李德生重返北京。

然而,未等他完全安顿下来,就接到了周恩来的通知,说毛主席想要见他一面。

这样的消息无疑是让人心潮澎湃的,同时也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。

带着复杂的心情,李德生跟随周总理步入中南海。

他们来到了毛主席的居所,只见毛主席正穿着一件普通的睡衣,手持一本书籍。

周总理轻声报告:“主席,德生同志已经来了。”

毛主席抬头,将书本轻轻放下,目光转向李德生,露出了和蔼的微笑。

他起身与李德生握手,笑着说道:“李———德——生,李德生,我也叫李德生(得胜)啊。”

这突如其来的幽默让在场的人都不禁笑了起来,气氛一时变得轻松而温馨。

这段小插曲迅速在参与者之间流传开来,成为一个颇具趣味的轶事。

人们说,李德生之所以能得到毛主席的特别关注,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名字的巧合与历史的小趣味。

当年转战陕北时,毛主席为了隐秘行踪,曾用“李得胜”这个名字,而这两个名字在湖南话中的发音相同,似乎命中注定了李德生与这位伟人之间特殊的缘分。

李德生听着毛主席的话,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情感。

此后,李德生也没有辜负主席和总理的期望。